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131.大孙,你真是太会了  (第3/6页)
句话是否完全对?若读圣贤书的人可以让百姓安居乐业,那孔子孟子不该早让天下太平了?    说到底读圣贤书治国事,只能是一部分,若是要制定百姓合理的农策,光读书不行的。    年年岁岁,朝去夕替,圣贤书内容不变,可百姓的日子再变,前朝书只能参考,却不能总治今天事。    这奏疏里的农策,不亲农,不事农桑,说的政策也是听起来振奋,实则只会加重百姓的重担。”    “读圣贤书者,只能管理圣贤书的官员,却教不会饿肚子的百姓去吃饱饭。”    朱元璋拿起那奏疏细细看着。    “百姓造反,多数是因为饥寒交迫不能活命,将士造反,多是因为兵饷口粮,军令不公引起的。从根源解决百姓的问题,相信他们宁做太平犬,也不做乱世人。”    百姓造反多是因为吃不饱饭,饥寒交迫……这和自己当初吃不饱饭,没钱葬爹娘多像啊,根本就是啊。    朱元璋这一点深有体会,脸上出现热切之意。    旁边侍候的内侍和宫女也心里对周乾刮目相看,他们每天伺候陛下和朝臣商议事情,送走一拨又一拨的官员。    耳濡目染下,对政事也听到过一些见解,多年来,只有这位长孙殿下才真正说透了。    民饥寒,兵无粮饷,才造反闹事。<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